《人生十二法则》读后的个人思考

2023/08/30 人生意义 共 2662 字,约 8 分钟
Wanjin Hu (胡万金)

真的有12条法则可以来指导你过的人生么?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。

看到书名,你估计可能会想这本书就是一个特傻的鸡汤文,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搞这一出?这个时代提倡的是个性,是包容,是多元,是自由,是独立,是开放,是博爱。真就掌握了你说的这12条法则就能过好我的人生么?用脚趾头想想都觉得不可能,你了解我是谁么?你知道我经历了什么?你知道我最近有多痛苦么?没人可以定义我的人生,我的人生只能我自己来定义。我有我自己的想法和选择,我和其他人并不一样。所以我压根就懒得听你扯这些大道理,该懂得道理我都懂,我只是做不到。

以上这些想法多少在你的脑海中有过,再加上现在互联网的高度发达,各种社交媒体的包装,还有各种现实问题的困扰,你很难不陷入到这种思维中。平时生活工作总会带着面具,虚伪的对外界展示自己,到了深夜再进行人生思考,各种emo的情绪就会爆发,再影响第二天自己的生活,循环往复。说实话,没有人会不去思考自己的人生,人生存在的目的价值,但是正如上面提到的那些,执拗的去秉持自己的观点,而这些观点甚至不是自己思考获得的,而是各种形式主义灌输给我们的。这样的思考只会让人抑郁和空虚。

人在年轻的时候,既缺乏独立也缺少认知,因为还没来得及积累阅历和智慧来建立起自己的个人标准,所以大多数情况下,只好和他人做比较。大体上,我想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总会经历这个阶段。如果你不想和他人做比较,就得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标准,有明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否则一句“我只想做自己,不想和他人比较”之类的话,就是很可笑和没有份量的,可能只是自己逃避的借口。到底这种听起来很酷的自我宣言属于哪一种,恐怕只有自己内心深处明白。我希望不要自欺欺人,至少对自己做到真诚。向内求,不是欺骗自己的空话和逃避的借口,而是符合自我标准的真情实感,这也不是平白无故就可以想明白的,去读书/学习/总结,至少对现在的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向求内的路径。

《人生十二法则》是乔丹•皮得森 (Jordan B. Peterson) 教授很早之前写的一本书。了解到皮得森教授是因为他之前的一个访谈类节目的片段(视频链接我会放在最后),他聊到的是一个人在面对撒谎和讲出事实的选择时,为什么要勇敢的讲真话。逃避或者说出真相,不仅仅是两个不同的选择,更是两条人生道路,两种完全不同的存在方式。我需要指出的是,这里讲出事实,不是让你不顾及任何后果的说出真相,而是要明白真相,并做出正确的选择。遇到争议不要害怕讲出自己的观点,依照事实原则,遵循内心的价值观,勇敢表明自己的观点,很有可能你会遭到批判和冷嘲热讽,但是没关系,你每一次的行为就是为塑造你个人价值观的一次巩固。这本书是我探索人生意义上的一本很重要的书,某些时候内心的那种澎湃感,由于自己匮乏的认知和语言能力很难表达出来,看到这本书的时候,我似乎找到了一种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途径,书里的某些观点与我的价值观不谋而合,让我觉得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,同时我也可以用这些观点来指导自己,让自己变得更好。

《人生十二法则》的写法很有趣,每条法则都用一个小故事作为引言,也很符合皮得森教授的风格,他本身也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(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职),他从几年前就开始在网络上发自己的上课视频,他很擅长用古希腊的神话故事或者其他的故事来引导听众。同时他一直在用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每个抛给他的问题,我非常欣赏皮得森教授的这种做法,现在这个时代,大家鼓吹的是个性、幽默和个人魅力塑造,以及其他各种无意义和浮于表面的词语,而皮得森教授则用严肃的态度来引导大家思考人生,我觉得这是很有必要的。他的态度和行为都让人感觉很值得学习。

下面是皮得森教授在书中总结的十二条人生法则:

  • 法则一 获胜的龙虾从不低头:笔直站立,昂首挺胸
  • 法则二 像照顾生病的宠物一样关心自己:待己如助人
  • 法则三 摆脱损友:与真心希望你好的人做朋友
  • 法则四 战胜内心的批评家:和昨天的自己比,别和今天的别人比
  • 法则五 管教你家的小怪物:别让孩子做出令你讨厌他的事
  • 法则六 当痛苦到想诅咒一切:批判世界之前先清理你的房间
  • 法则七 苏格拉底的选择:追求意义,拒绝苟且
  • 法则八 不买醉鬼卖的东西:说真话,或者至少别撒谎
  • 法则九 别偷走来访者的问题:假设你聆听的人知道你不知道的事
  • 法则十 不要无视地毯下的龙:直面问题,言辞精确
  • 法则十一 不要打扰玩滑板的孩子们:承认现实,反对偏见
  • 法则十二 当你在街上遇到一只猫时,摸摸它:关注存在的善

批判世界之前先清理你的房间。我觉得这是整本书的基调,在你没有负起对自己人生的责任时,不要过多关注世界的纷扰,而是先整理好自己,让自己变得更有责任感。是的,责任感。现在大家好像在个人生活中不怎么提到这个词了,因为它有点沉重和落于时代,但我觉得还是很重要。就像书中写的,你要成为你父亲葬礼上最值得依靠的人,为你的家人负起责任来。当然有些事情只有经历过之后才会知道,特别是过生活,你想的特别美好的时候,更多是纸上谈兵,我想表明的是这当然不假,这和12条法则并不冲突,甚至这12条法则可以作为你生活工作的指导思想之一。但是你需要提前知道这些信息,提前在你的内心和脑海中种下一颗坚韧的种子,然后把每一次的经历都作为其成长的肥料。罗曼罗兰说过一句话,“生活中只有一种正真的英雄主义,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”。所以请不要害怕生活中遇到的挫折、困难,明确你自己的人生指导法则,这12条法则只是皮得森教授自己作为临床心理学家的总结,我们可以作为参考,还是需要记录适合自己的人生法则。但是,对我自己来说,责任、坚韧、诚实和追求意义这些存在了很久的人生品质,毫无疑问会作为我人生法则之书的坚实基础。

我还特别想要指出一点的是,这12条法则多数是要求你从自身做起,和昨天的自己比,别和今天的别人比。和别人比较是造成你生活痛苦的重要原因之一,因为这样有了期待、有了嫉妒,你大脑中的多巴胺欲望回路被持续刺激,只想要更多,这样在原本就是痛苦的人生基础上更加的痛苦。还有,这些法则永远要通过你自身的理解,融入到你的生活工作中,用来指导你的人生,千万不要作为你卖弄的资本,想要强加在别人身上,遇到生活过的艰难的人,多给他们报有一点善意吧,不要说那些过得不好是自身不努力的屁话,你的这些诅咒最终都会被你自己反噬。这个世界包含的比你关注的多太多了,你必须认真分配有限的资源。

苏格拉底的选择:追求意义,拒绝苟且。

我的选择:承担责任,追求价值,寻找意义。

相关链接

文档信息

Search

    Table of Contents